蜂鸟网首页 > 行摄自驾 > 行摄自驾营 > 正文

一名唐朝雇佣兵的丝路漫记:敦煌沉浮录

0 2015-09-08 05:28:00   蜂鸟网   作者:徐彩虹   责编: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前情提要:

  他本是不问世事、斗鸡走狗的河西世家子,为了心仪的粟特姑娘,充健儿(唐代雇佣兵的一种)长住边关,在西州(今吐鲁番)某处驿站当值。路过的大诗人岑参视他为废柴,这次不愉快的人生交集却意外让他青史留名。原想谈谈情,说说爱,云淡风轻地将这一辈子揭过去,老天却不给他天真做人的机会,在一次与突厥残部的狭路相逢中,濒死的他离奇穿越回现代中原,又得到机会与别克车队一起重走丝绸之路。

  ——他就是陈金,一名见载于吐鲁番古墓文书的大唐健儿,以下日志来自陈金重走丝路的所见所闻所感。

一名唐朝雇佣兵的丝路漫记:敦煌沉浮录
丝绸之路 拍摄:陈金

9月1日,晴,张掖丹霞

  “在路上”,这一种人生状态总是令人神往。

   遥想大唐,“在路上”必然与诗歌美酒联系在一起,“临别折枝柳”,“劝君更进一杯酒”,这是启程时的依惜别,如果不想搞得儿女情长,干脆提着宝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彼时,热门的出行目的地,不是京城,就是边关。那些流行的边塞诗,让一个个有志青年热血翻腾。正是王摩诘的一句诗,让我最终下定决心参军:“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名唐朝雇佣兵的丝路漫记:敦煌沉浮录
边塞行旅   拍摄:陈金

  现代社会,“在路上”的方式更为便捷,飞机、火车、轮船、汽车……,咫尺天涯不再是梦想。现代人的旅行讲究及时分享,相机、手机、自拍杆是他们的旅行必备,但我更怀念“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慢生活。跟随别克昂科威车队疾驰在河西走廊上,我分外想念当年一起快马扬鞭的兄弟们,若他们体验到如此迅捷舒适又智能的座驾,表情一定十分有趣。

  “在路上”的形式虽然变了,精神内核却始终如一:从庸常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在行走中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发现世界,照见自我。心静,思远,志行千里,排除万难,以无畏的勇气地迎接前方未知的挑战,

  ——抑或惊喜!

一名唐朝雇佣兵的丝路漫记:敦煌沉浮录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拍摄:原野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就是大自然埋伏给丝路旅人的巨大惊喜。丝路并非只有黄沙、戈壁与绿洲的单调重复,这里还有雪山、草原、雅丹、丹霞、洪积扇、红层、黑戈壁、湿地等丰富的地貌。它们总在你力倦神乏之际,突然蹦出现,给你驱走旅途的倦怠。

一名唐朝雇佣兵的丝路漫记:敦煌沉浮录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拍摄:王江

  这片如同打翻了调色板的七彩山丘,一浪叠一浪,色如渥丹,灿如云霞。我一直好奇这色彩怎么来的,现在终于了解到它的成因。在3千到6千万年前,这里曾是浩瀚的古盐水湖,一片由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的红色地层,经过长期流水侵蚀、风化剥离,形成交错层理或垂直节理的斑斓起伏的地貌,之所以泛出七彩的颜色,是因为土质中含有丰富的铁和亚铁盐。

一名唐朝雇佣兵的丝路漫记:敦煌沉浮录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拍摄:王江

  景区外围到处都拉着警戒线,原来,地表这一层松软的彩色土壤极其脆弱,一旦被游客踩踏,至少需要6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自我修复。

一名唐朝雇佣兵的丝路漫记:敦煌沉浮录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拍摄:王江

  景区内现在共有四个观景台,移步换景,各有千秋。如果你想拍出大片,最好挑雨后初晴,或者日出日落的时段来获得理想的光影。在这里拍照,你大可以舍弃PS和后期APP,原片直出,就是辣么美!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