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行摄自驾 > 行摄自驾营 > 正文

发现湖北之美:我的探奇巴楚之旅(上)

0 2014-07-11 16:12:04   蜂鸟网   作者:徐彩虹   责编: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武汉—荆州:双城记
   
    对这两座城市我不想厚此薄彼,一方面,它们都跟我的人生发生过重大交集;另一方面,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此消彼长,各有千秋,一同丰富了楚文化的内涵。

发现湖北之美:我的探奇巴楚之旅(上)
透过舷窗俯瞰武汉

    当飞机穿透云层,来到武汉上空时,我蓦地有些眼热。当我在“寰行中国”的大视角下重新审视这座熟悉的城池时,一种“血浓于水”的躁动充盈着我的周身。虽然只在这里上过4年学,但对每一“只”正宗九头鸟而言,省会武汉也可以代指湖北老家了。隔着舷窗感受着水乡泽国的氤氲之气,我心中山鸣海啸:我的江,我的湖,我回来啦!

发现湖北之美:我的探奇巴楚之旅(上)
田畴交错,真鱼米乡也

    只是我没想到,这个回归竟可以精确到原点。在武汉逗留的这个下午,大巴车将我拉回我的校园我的院办,在那里我聆听了我的大学老师一场精彩的讲座。

发现湖北之美:我的探奇巴楚之旅(上)
从左至右,主持人周玄毅副教授,主讲於可训、萧迎教授。

    将武大视为大武汉的文化地标之一,大概少有争议吧。楚人先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创了“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的霸业,到了民国,一群有志之士再次以“筚路蓝缕”的精神,在东湖边的一片荒芜之上建起了一座集“文法理工农医”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

    我私心认为:“樱花大道”是归游客的,真正属于武大人的是珞珈山的葱茏,老斋舍的古朴、理学院的静穆……乃至于东湖的一角浩淼,都可以视为武大后花园中的风景。

发现湖北之美:我的探奇巴楚之旅(上)
武大老斋舍一角

    据参加“寰行中国”上一程的小野子讲,他在武汉参观了“昙华林”。我遍寻记忆,没有找到关于此地片鳞只爪的回忆,后来说其实就是粮道街的一段,我差点没冒出一句武汉话:“龟儿子,换个马甲就以为老娘认不出你了?”

发现湖北之美:我的探奇巴楚之旅(上)
武昌昙华林

    当年我兄弟在湖北美院念书,美院后门紧邻着粮道街,街上林立栉比的不是画室就是饭馆。我曾在一家小馆内大宴宾客,豆瓣鲫鱼、泥蒿腊肉、湖藕煨排骨……堆盘叠盏也不过张把老人头的事情,这种吃食上的便利想必也给寓居于此的民国诸豪杰留下深刻印象。

发现湖北之美:我的探奇巴楚之旅(上)
昙华林中的面食馆

    再后来,兄弟的同学租了一个老院里的阁楼作为工作室,在一个家家闭户息影的大正午,他带我们去参观。在粮道与棋盘街一带七拐八绕之后,我进到一个口小肚子大的院落,咯吱咯吱爬上楼,阁楼的红色木地板上杂陈着各式画具,艺术的气息就深藏在这片无序中。透过小窗望出去,螃蟹岬一带屋瓦逶迤,眼前院子里日影荫润,嘉木清圆,那一刻我忽然触摸到武昌城的浩浩阴阳移。

发现湖北之美:我的探奇巴楚之旅(上)
变得精致的昙华林,我怕我不敢相认

    武汉并非只有码头文化,它的雅致与浪漫是深藏在“血性”、“烟火气”与“日用之常”当中的,如果你一味端着身段,便会错过它本色的美好。这大概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武汉除了脏一点,破一点,穷一点,乱一点,夏天热一点,冬天冷一点以外,也没有什么不好。”

    顺便说一下,兄弟同学的画室规模如今在粮道街一带算是数一数二的了,又是一个胆大的湖北佬。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