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上期回顾
上一期我们的主角从然乌湖出发前往林芝去观赏这个藏区江南的美景。这一期我们会看到这个勇敢的孩子帮着父亲走通麦天险的故事。
如果您还没阅读之前的连载请点击图片即可进入之前的文章!
·夜走通麦惊魂不定
10月13日下午5点多,我们到达了通麦,等待放行的车也排起了长龙。
“通麦天险”,是川藏线上最危险、最难走的一段路,从通麦镇到排龙村,全长有14公里,这段路平均至少要走两个多小时。
上图红线标识是谷歌(Google)卫星地图上通麦到排龙的一段,可以看出四周全是白茫茫的雪山,而通麦的海拔仅有2070米,是川藏线过了康定之后的最低点了,这种高落差或许也是这里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之一。
通麦有号称“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的山体,“川藏难,难于上西天”主要就指的是川藏南线318国道通麦到排龙这一段。
通麦天险沿线道路崎岖难行,一边是土质极其疏松的山体,一边是水流湍急的帕隆藏布大峡谷。一旦遇上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和塌方等。如果此时有车通过,则极有可能发生车毁人亡的事故,故通麦、排龙一线有“死亡路段”、“通麦坟场”之称。
通麦大桥是川藏公路318国道的咽喉工程。大桥为双塔悬索桥,跨越帕隆藏布江的支流易贡藏布,全长约260米,桥面由铁索牵引,木板铺就。
上图为2006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的一张航拍图,主要是介绍帕隆藏布大峡谷,图中的大桥即为通麦大桥,旁边的小桥为人行便桥。
通麦大桥曾在2000年4月9日发生的特大山体滑坡时被冲毁,当时川藏南线交通完全中断,墨脱、波密、林芝三县90多个乡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
2013年8月3日,通麦大桥又一次垮塌,一辆正在通过的货车掉入河中,4人落入水中失踪。经过紧急抢修,在中断一个多月后,通麦大桥于9月中旬重新建成通车。
目前的通麦大桥是一座临时保通性工程,该桥的重新修复通车,使中断的318国道又得以畅通,我们这次也才能顺利到达拉萨。
通麦大桥驻有部队,大桥两头都有全副武装的武警官兵看守。大桥只能单向通过,两边分别限时放行,而且每次只限一辆车在桥梁上。车驶过桥时,可以明显感觉铁索桥在微微颤抖。
不知是出于地势险要还是其它原因,通麦大桥是不让拍照的,所以我们当时通过大桥时,就没有拍下通麦大桥的照片。
·最美景观,通过天险
目前,通麦到排龙这一路段正在进行道路改建工程,据说2016年以后从波密去林芝会有五座隧道避开通麦、排龙天险,而通麦大桥将会被一座更加坚固的钢筋水泥斜拉桥所替代。希望那一天能早日到来!
没走过通麦,就不知道川藏线的艰难,没走过318,就无法领略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
在通麦大桥前面列有一个提示牌:“武警官兵提醒您:14公里便道路段危险,易发生塌方、泥石流、飞石、路基垮塌,请谨慎驾驶。”
排队等了两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缓缓开过了通麦大桥,准备进入通麦天险路段。没走多远,又堵上车了,前面传来消息说山上一快大石头滚下来,堵住了路,只能停车等待了。我无奈地抬头望望天,天色也越来越暗了。
我看着旁边的落石心想,如果这时候山上掉下点东西,躲都没处躲。等了一段时间,听见一声闷响,大石头被炸掉了?果然,一会车队就开始移动了。这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夜里走那十四公里的天险路段,真是梦魇啊!
我只能跟着前车的尾灯走,看着前车的走向我才能确定路的走向。可是这些当地车都开的比我快,有时候我跟不上他们,就只能慢慢地摸着走,生怕一不小心看不到急转弯直接冲到悬崖下。明明也在后排站直身子睁大眼睛和妈妈一直帮我盯着路,还一个劲叮嘱我:“爸爸,咱别着急,慢点开啊!”
后来,宛哥提起来,也说这段夜路走的他那天晚上直做噩梦!
晚上十点多,我们终于到了鲁朗,入住了当地藏民的家庭旅馆。这时候,明明已经在车上睡着了。我把他抱上了床,让孩子睡吧,也够折腾他的了,5岁的小孩也跟着担心了一路。
藏家主人听了我们夜走通麦的经历,笑笑说,通麦确实不好走,不过我们已经算幸运的了。曾经有人在通麦天险堵了3天,后来车上吃的都吃光了,饥寒交迫,形势危急,还是救援队送去了食品和物资才救了急。我们听得连连点头,心里暗自庆幸。
藏式的家居非常讲究,屋子里雕梁画栋,相当精美。客厅宽敞明亮,中间墙上贴了四位领导人的照片,下面写着:“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出于对精美藏式家居的喜爱,明妈美滋滋地在藏家客厅里留了张影。客厅的另一面供奉了两位活佛的照片,架子上还放了很多精致的器具,我们很感兴趣这么多器皿的作用,主人解释说是节日庆祝时用的。
该休息了!一大早将继续赶路。明天,我们能不能看到南迦巴瓦峰呢?
·得见南迦巴瓦峰
第二天(10月14日)一大早,藏家主人就准备好了香喷喷的石锅鸡,我们美美地吃了一顿早餐就准备出发了。
石锅鸡是林芝-鲁朗镇的特色名吃,在一口石头锅里面,放上散养的土鸡肉,配上当地的菌类和各种滋补药材,味道简直鲜美极了!我们当时对味道赞不绝口,只是觉得鸡肉少了点,没能吃过瘾,可能散养的鸡都比较瘦小吧。
这一天,老天却沉下了脸,不再给我们明媚的阳光。通过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口时,我们也没能看到向往已久的“南迦巴瓦峰”
色季拉山最出名的便是满山的杜鹃花了,每年4到6月,杜鹃花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开放,气势浩大,蔚为壮观。可现在是十月份,看不到杜鹃花,应该能看到南迦巴瓦,如果天气好的话。可天气,唉!
从稻城亚丁开始,一路艳阳高照,我们看到了冰清玉洁的央迈勇、气象万千的仙乃日,刚烈雄壮的夏诺多吉;我们看到了雄伟壮观的卡瓦格博日照金山,挺拔秀丽的神女峰缅次姆…… 老天,其实已经很眷顾我们了。
今天,老天终于变了脸,南迦巴瓦峰也羞答答地藏了起来。
然而,阴霾的天空也阻挡不了多姿多彩的秋色!我们在秋林尽染的山脚下停留,明明兴奋地跳上了沙堆,做了个胜利的姿势。
白云悄悄躲在山间,太阳躲在云后面。在阴沉的天气伴随着零星的小雨中,我们一路前行。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高原圣城-拉萨。
·行摄慢生活
虽然天气有些阴霾,但阴云之下,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山间的秋色和碧水映照,依然展现了秋天绚烂的一面。
下午三点多,我们到达传说中的“中流砥柱”,一块巨石安坐在湍急的河水中。春去秋来,任由时光随碧水流淌,我自岿然不动。
远处的山间,云雾缭绕,让我想起了烟雨中的黄山。
继续往前走,云雾游荡在山间,依然无法遮住秋天的绚烂。
到了一处免费的景点,一座独木桥跨过河流,上面上飘荡着很多经幡。
边走边玩的我们
由于有区间限速的影响,我们也没有太匆忙赶路,边走边玩。路况整体也不错,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到达了拉萨附近。天气也渐渐晴朗了。晚上,我们住在了宛哥提前预订好的教工宾馆,离小昭寺不远,很实惠也很方便。
·抵达拉萨,接近尾声
因为在拉萨停留的时间只有一整天,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先去了布达拉宫,由于没有预定门票,我们只在外面瞻仰了布达拉宫的雄姿。布宫上空五星红旗飘扬,天空有鸟儿在自由飞翔。
为了增强气氛,我拍照时添加了一块橙色渐变镜,这也是这次出行这块滤镜唯一用到的一次。
拉萨的街道很整洁,警车和警察很多,离不远就会看到一个警亭。
中午,宛哥请我们一起去拉萨著名的“玛吉阿米”餐厅吃藏餐。餐厅藏式风味浓郁,价格也很贵。三楼是俯瞰八廓街的绝佳地点,窗户上没有装玻璃,八廓东街和八廓南街一览无余。这两张照片就是吃饭时用手机拍摄的。
·临别宛哥,北京再聚
夜幕降临前,天蓝若染,我又赶到布达拉宫,拍摄了几张布宫的夜景。也了了我此行的一个心愿。在靛蓝色天空的映衬下,布达拉宫更显雄伟壮丽!
第二天我们就要离开拉萨走青藏线了,也要和宛哥他们分别了,一起同行的十天日子里,多亏了他们的照顾和陪伴,一路走过了坎坷和雪山!
临别时,我们相约回北京再聚,一起再分享曾经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
·下棋预告:
来到了西藏怎么能不去一下可可西里呢?不过既然已经走到了西藏,我们的故事也就快接近结尾了。下一期我们会看到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